2025年9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前夕,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如今充满活力的滨海之城天津,“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在此召开。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体现了大国担当和天下情怀,必将对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一、风云激荡的“世界气象”催生新的全球治理理念
近些年来,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经济封锁、极限施压、脱钩断链愈演愈烈;俄乌冲突持续多年;中东战争造成无数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随着发达国家自我保护加深,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遇到越来越多困难,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个别发达国家“自我中心主义”膨胀,强权政治甚嚣尘上,二战后建立起来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法秩序受到严峻挑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呼吁“国际治理架构急需改革”,道出了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共识和期盼。
察天下者明,悟世道者觉。习近平主席深刻洞察国际形势变化及趋势,以大国领袖的开放胸怀和战略眼光,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旨在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破解治理赤字。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以公平正义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以天下为己任者,天下拥之。全球治理倡议一经提出,就得到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俄罗斯、白俄罗斯、马来西亚、塔吉克斯坦等国领导人均表示完全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表示:“我欢迎中国今天宣布的全球治理倡议,该倡议以多边主义为基础,并强调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二、全球治理倡议旨在改进和完善现有全球治理格局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包括五方面的要义:
一是奉行主权平等。这是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则。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二是遵守国际法治。这一倡议强调全面、充分、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等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不搞“双标”,不将少数国家的“家规”强加于人。
三是践行多边主义。目的是维护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和权威性。倡议强调“坚定维护联合国地位和权威,切实发挥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就是为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四是倡导以人为本。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目标是要确保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享全球治理成果,更好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球治理观中的体现。
五是注重行动导向。倡议强调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统筹协调全球行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打造更多可视成果。中国在这方面一直是个行动派,就以上合组织的建设成果为例,中国与该组织成员国贸易额近五年先后跨越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大关;建成中巴经济走廊等重大项目,构建起覆盖欧亚的公路、铁路、能源和数字网络。
推行全球治理倡议,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不是对现有国际秩序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执行力和有效性,使其更符合变化的形势,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性挑战。
三、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大国担当的又一体现
进入新世纪后,国际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大调整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是时代之问,也是世界之问。
2013年3月23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当年秋天,习主席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为构建新的世界格局,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两大国际战略。
事实胜于雄辩。共建“一带一路”十年发展,“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已基本形成,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重点项目或已建成投入运营或正在稳步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创造了无数个就业岗位。
亮丽故事:
· 因为共建“一带一路”,建成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共建国家;
· 巴基斯坦有了第一条地铁;
· 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运输无需再绕道他国;
· 斯里兰卡居民喝上了24小时供应的自来水;
· 柬埔寨村民告别了没有电、没有路的生活;
· 中国在30个国家建立34个“鲁班工坊”,帮助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
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持续深入人心。共建“一带一路”已写入第71届联大会议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陆续写入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文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大全球倡议,是为了更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虽各有侧重,但目标一致。全球治理倡议“五个坚持”核心理念,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国际上的事务,由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多边主义。
理念引领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人民相互协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的人间正道,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胡祥甫,系中共浙江省委建设法治浙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浙江省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