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德阳市旌阳区积极创新探索,以乡村运营试点汇聚专业人才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澎湃动力。通过选拔组建的10强乡村运营师团队,在旌阳区的试点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五一期间,一系列别出心裁的乡村活动成功举办,不仅让乡村焕发出全新活力,更成为乡村振兴征程中的闪耀亮点,其中德新镇长江村的活动更是“潮”出圈。
旌阳区始终将乡村振兴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紧紧围绕“机制破题、人才筑基、产业兴村”的核心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2025年2月,旌阳区面向全国启动乡村运营师招募选拔工作,这一举措吸引了近百名来自各地的优秀人才踊跃参与。经过资格审查、初选面试、实地踏勘、复赛路演、终选答辩等严格筛选环节,最终10名精英脱颖而出,3月26日完成聘前公示,他们涵盖农文旅策划、产业运营、品牌营销等多个领域,平均年龄33岁,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超七成,为旌阳区乡村运营带来了前沿理念和创新思维,开启了乡村运营专业化、市场化的崭新阶段。
为了让运营师更好地发挥作用,旌阳区构建了完善的“培训赋能、试岗练兵、考核激励”三位一体支撑机制。3月31日至4月1日,邀请川内外乡村振兴领域权威专家开展系统性培训,助力运营师提升专业素养。4月3日,举办乡村运营试点启动暨乡村运营师集中签约仪式,明确各方权责,为运营师开展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五一期间,旌阳区以“旌乡联动新场景 耕读五一新体验——乡聚德阳亲土生活季”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10强运营师驻村后的亮眼首秀。
在高槐村,运营师们充分挖掘当地非遗潮扇、植染工艺等文化资源,打造了“非遗艺术小院集群”。非遗潮扇制作工坊吸引众多游客参与体验,深入了解非遗文化。运营师们还将非遗工坊与咖啡业态融合,推出“文化体验套餐”,吸引城市客群深度参与,实现了文化与产业的有机结合,既传承了非遗文化,又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高桥村在运营师的策划下,依托千年泉眼、竹海生态资源,构建了“自然教育 + 生活美学”体验带。“竹海寻鲜”体验活动让游客走进竹林寻找新鲜食材,在亲近自然中学习自然知识;兰花工坊则让游客赏兰草、品东方雅韵,感受生活美学,为乡村发展开辟了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的新方向。
仙桥村的运营师们活化百年茶馆、千年许愿树等民俗资源,举办“耕钓文化节”。垂钓赛事和民俗市集吸引大量游客,“耕钓田园”的场景打造将垂钓文化与乡村休闲深度融合,激活了民俗资源,推动了乡村休闲产业发展。
而德新镇长江村在运营师的精心策划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回村吃席,百人共创坝坝宴”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乡村美食,感受乡村邻里间的热闹氛围;“劳动创造幸福”趣味运动在田园间举行,设置了各种充满趣味的农事体验项目,让游客在运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乡村音乐会在夜晚奏响,在璀璨星空下,音乐与田园的宁静相互交融,为游客带来独特的视听享受。油菜花田变身时尚T台,模特们身着特色服饰,穿梭在金黄的花海间,走秀与田园风光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视觉盛宴。这场村秀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让长江村“潮”出圈,极大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些五一活动充分展现了10强运营师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他们深入挖掘各村资源禀赋,精准定位发展方向,通过策划一系列特色活动,推动了农文旅教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丰富的乡村体验,为乡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逐步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旌阳区乡村运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多项举措。依托常态化培训机制,持续提升运营师能力;构建科学的三维考核体系,激发运营师工作活力;提炼可复制的运营模式,为全域乡村振兴提供实践范本。
从十强运营师的集结,到五一期间各具特色的乡村活动成功举办,旌阳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行。相信在运营师专业团队的持续努力下,旌阳区将不断探索创新,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