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杰姆·卢金采访

近年来,在中俄两国元首亲自擘画、战略引领下,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熟坚韧、稳如泰山,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新范式。中俄关系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促进世界发展与进步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两国元首的多次会晤充分表明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也于近日访华,中俄双边关系将达到新的高度。阿尔杰姆·卢金教授作为国际关系和区域问题专家,对中俄关系问题有着深刻的见解,现将他的专访观点呈现,以飨读者。

1(1).jpg

1. 中国能源报:近年来,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目前已发展成为层次最高、基础最牢、内涵最丰富、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关系之一。双方高层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也为现代中俄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五月中旬,普京总统将对中国开展新的任期内的首次出国访问。您作为著名的国际关系和区域问题专家,对普京总统此次访华有何看法?此举对现阶段中俄关系的影响如何?

卢金:普京的中国之行不仅是形式上的访问,这是他在新一任六年总统任期伊始的首次国际行程,其更具深远的象征意义。在此之中,我们不难发现独特的对称之美:去年三月,习近平在连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选择的首个外访目的地正是莫斯科。此外,当前的中俄峰会恰逢全球地缘政治及经济格局的重大转折点。因此,普京与习近平即将展开的深度对话,不仅将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勾勒出近期的发展蓝图,更将成为塑造全球政治走向的关键力量。

2. 中国能源报:总所周知,能源领域一直是中俄两国合作的重点方向。俄罗斯已连续三年超过沙特成为中国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由于“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产能攀升俄罗斯也将会在今年底成为中国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并且,中俄天然气管道西线的合协议也将要签署。除油气贸易领域之外,双方在电力、核能、石油炼化、新能源等行业开展了全面的合作。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您认为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能够达到什么程度?阻碍中俄能源向纵深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有哪些?

卢金:不可否认,俄罗斯与中国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堪称辉煌的“成功史诗”。特别是一旦“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一条经由蒙古至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得以实施,预计从俄罗斯到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量将持续增加。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基于碳化合物的能源合作存在其自然界限。到2030年,中国力图实现能源消费的峰值,并朝着2060年全面达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迈进,即完全依靠清洁、非化石能源。目前,中国已在太阳能和风能利用、电动汽车生产等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这表明,在未来15至20年间,中国有可能大幅削减其对俄石油、天然气及煤炭的依赖。因此,俄中双方应当在非碳能源领域深化合作。其中,热核技术作为一个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显然是最具前瞻性的战略方向。作为全球热核研究的领跑者,俄罗斯和中国理应联合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3. 中国能源报: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的东北地区在经贸合作亮点频出,在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和边境地区合作方面,哪些问题应该值得我们重视? 中俄能源合作对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发展有何影响?

卢金:远东地区已成为俄罗斯电力需求增速最快的地带,迫切需要新建和现代化电力设施。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先进技术和雄厚的投资力量,预计将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能源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4. 中国能源报:中俄经贸合作一直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截至2023年,中国已经连续十二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401亿美元。但由于中俄贸易存在结构不平衡、投资环境不理想等因素,长期以来,中俄双边经贸关系远落后于政治关系的发展。您对于中国与俄罗斯目前的经贸合作现状有何看法?对此有何建议?

卢金:近年来,中俄之间的贸易关系取得了破纪录的增长,但其中也不乏挑战。我们注意到自年初以来,中国对俄出口的增速有所放缓,甚至出现了回落,这一问题部分源于银行支付的困难,亟需解决。更为深远的问题是,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相对较少,大额中国资本对俄的投资热情不高,以至于面积远小于俄罗斯的匈牙利都能从中国获得更多的直接投资。这一问题也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此外,两国之间缺少免签协议,这也是制约商务合作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障碍。我认为,现在是时候签订一项类似去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实行的相互免签协议了。

5. 中国能源报:当前,世界上总有一些国家不愿看到中俄关系的融洽与发展,还会借助各种机会、采用各种方法挑拨中俄关系。我认为,充分而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是破除两国关系发展障碍、深化两国包括能源在内的经济合作的重要前提。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卢金:美国及其欧洲北约盟友正对中国施加压力,企图迫使其停止向俄罗斯供应所谓的“双用途”产品。在当今世界,众多商品和服务如机床、卡车、软件、芯片等均具双重用途。事实上,华盛顿的真实意图是让中国中断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往来。若北京屈从于此,显然美国不会对因此而导致的中俄贸易关系崩溃提供任何补偿。特别是像黑龙江,与俄罗斯有深厚商业联系的省份,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华盛顿和布鲁塞尔试图强加于中国的做法,令人联想到19世纪和20世纪初西方对中国实行的帝国主义政策,那时中国在外贸方面几乎丧失了主权。中国和俄罗斯应当坚定地反抗西方的新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