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王子云 世界的王子云

王子云简介

王子云是我国新美术运动先驱者。著名画家、雕塑家、美术史论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考古学科奠基人。他学贯中西、洋为中用,是我国近现代文化与艺术多面发展开新立帜,形成跨界融合,学术研究的集大成者。他著作等身,其爱国情怀、文化精神、学术思想、艺术高度、被学界推崇为一代文化大师。

图片

(第一期):王子云先生从1897年3月1日出生到1921年赴北京求学这阶段进行研究。发现王子云年轻时期是学美术的,由于对美术有着特殊的情感,又加上其叔父王秀山与婶母的细心教导,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年轻时期的学艺过程是美好的、充实的,他考入上海美专,进行专业深造。

王子云在这段时间内,除了自己求学历程外,还帮助他的学生刘开渠,通过他的推荐刘开渠去北京求学。可以得知,王子云是一个有博大胸怀之人,他能够用心发现人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从刘开渠后来的成就看(刘开渠是中国现代雕塑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他的老师王子云无论是胸怀还是眼光都很独到。王子云在年轻时的励志,因具一双慧眼,而使他在晚年乃至辞世之后,人格魅力光芒万丈。

从本期开始王子云艺术研究院将陆续公开发布王子云先生的人生履痕,以期望更多的人了解这位文化大师的非凡人生。

同时王子云艺术研究院从本期开始,向社会各界征集王子云的艺术作品、手稿文献、研究文章等。期望与社会各界人士携起手来共同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少年励志

王子云,原名王青露,字子云。1897年3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府萧县(今属安徽)守备庄。

1905年,入本村私熟就读,喜爱描摹绣。

1909年,随其任校长的三叔父王秀山进入县城官立小学堂学习,受美术教师朱孝谦影响,爱上绘画。

图片

王子云叔父王秀山(号松岭),考取秀才后在家乡之留影。他创办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后当选省议会议员。

1912年,考入徐州师范学校刘仁航为校长(后改为江苏省第七师范学校),接受美术教师孙捷的启蒙,确立终生从事美术事业的志向。师范学校同学有萧县同乡徐郎秋,有江苏丰县人刘季洪。

1916年,考入张聿光、刘海粟为校长的上海西门图画学校(后改为上海美专),又进入上海艺术师范学校。通过学习王子云基本掌握了对照石膏模型素描和静物写生的西画方法,在当时的萧县王子云是第一人。

二、学、教并行

1917年,暑假回萧县任官立第一高等小学美术教员。发现并重点指导、培养学生刘开渠。

1918年,在家乡与邻县(河南省永城县)一大户人家之女张素娟结婚。

图片

1918年,王子云与婶母及其二子。

1920年,王子云被美术界同仁投票选举与刘海粟、丰子恺等同为当年创刊的《美育》杂志编辑。

1921年他在萧县高小任美术老师,发现学生刘开渠的美术天赋,力荐他考取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由于他家庭的经济很困难,无力供他到外面深造,王子云多次到县教育局为他申请到每年120块大洋的助学金,成就他终身从事美术事业。

1921年,新文化风气初开,给青年时期的王子云提供了投向文化而改变命运的发展机会。他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高级师范科),校长郑锦。跟随中国最早留学欧洲的油画家李毅士、吴法鼎学习西画,他们的艺术和思想对王子云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片

1921年,王子云赴北京上学前,在老家萧县举办个人习作展览会,是该县创举。


我们对王子云于1922年至1930年在北京、南京、杭州等地求学、工作、生活进行了研究。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受到西方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自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风气象雨后春笋迸发出来,睁眼看世界,给那个时代的青年提供了投身文化而改变国家和自身命运的发展机会。

此时,是王子云接受新美术运动的关键时期,他在“阿波洛美术学会”、“红叶画会”“北京中法大学附属孔德学校”、“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民众教育馆”、“杭州国立艺术院”等文化领域工作。因为才干和美术水平突出,结识了大批文化名流、上层人物,其中有留学“西洋”的蔡元培、李石曾、李毅士、吴法鼎;还有留学“东洋”的夏伯鸣、王悦之、章启等,对他文化觉醒和在美术教育、美术创作都颇有影响。使他以后走上艺术之路做了充实的积累,也为他去法国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揣希望、赴北京、登高程

图片

1922王子云在北京留影

1922年,赴北京走向新历程。考入北京国立美术学校(校长郑锦)第一届高级师范科,跟随留欧教师李毅士、吴法鼎学习西画。之后由学校教授李毅士推荐到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创办的“私立平民中学”任美术教师。

图片

1922年王子云任北京平民中学美术教员在画室人物写生

以李毅士、吴法鼎等为首成立“阿博洛学会”,会员有夏柏明、王悦之、章启、王子云、陈正明、高叔达、郭志民、钱稻孙、钱铸九等,王子云任干事,负责学会日常事务。

图片

1922年北京新美术运动团体“阿博洛学会”成立时成员合影,前排左起:郭志云、李毅士、韩某某、钱铸九、夏伯鸣、吴法鼎、后排左起:高叔述、王悦之、王子云、陈正民、钱稻孙、章启。

又被陈垣推荐到由蔡元培、李石曾等创办的北京中法大学附属“孔德学校”任美术教员。期间教授西画的学生有蔡元培的女儿蔡威廉,陈垣的大女儿、李大钊的儿子李葆华、女儿李星华,刘半农的儿子刘育伦,钱玄同的儿子钱秉雄、钱三强,周作人的两个女儿,沈尹默的孩子,还有陈定民、蒋仁宇、齐香等。

图片

1922年王子云(左一)在北京孔德学校任教与师生合影

1923年春,举办“阿博洛学会第一届美术展览会”。其间结识蔡元培、马衡、陈垣、丰子恺、萨空了等一批文化名人。

王子云的画室名“百瓦斋”。

同年王子云与萨空了、初大告、蒋仁宇、梁晋华、夏承枢、赵人麐等,发起组织“红叶画会”,推动新美术运动。

是年,马衡负责筹建故宫博物院,王子云被其弟马廉介绍为故宫文物接收委员会成员。

图片

1923年王子云(右一)与红叶画会初大告(左二)、梁晋华、夏承枢、赵人麐等在北京合影。

1924年春,举办“阿博洛学会第二届美术展览会”。王子云的《前门初雪》《北海落日》等作品参展。并于当年创办“阿博洛美术研究所”,办美术讲习班,传授西画知识。

图片

1924年,刘开渠赠王子云的小像,上题:子云我师:你底学生开渠于北京,1924,3,4。

同年由王继述、萧龙士、阎永伯、王琴舫、王寿仁、王子云、张金石等创办徐州艺术专科学校。

图片

1924年,北京国立艺专同仁合影,前右起王子云、李毅士等。

1925年,王子云筹备“阿波博学会”第三次美术作品展。

1926年,王子云应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民众教育馆馆长刘季洪之邀,赴南京任民众教育馆艺术部主任,同事有乌叔养、吕凤子等,共同从事美术活动。

图片

1928年元旦首都南京第一届美术展览,左一王子云、左二吕凤子、前排右三林风眠、后排右七乌叔养、后右八刘开渠。

1928年,王子云组织联合南京、上海的林风眠、王代之、蔡仁达、刘开渠、李朴园、吕凤子、乌叔养、韩天誉、陶粹英、丁朴如、李孟书、薛珍、陈令仪、吴大羽、王青芳、同道云等六十八位画家,在南京民众教育馆举办“首都第一届美术展览会”,为当时南京美术界首创。

图片

1928年在南京民众教育馆举办“第一届首都美术展览会”参展人员名单

图片

1928年在南京民众教育馆举办“第一届首都美术展览会”《时报》报导

同年,应林风眠之邀赴杭州,王子云、林文铮、王代之等筹办杭州”国立艺术院”。王子云任教务处注册科科长,兼图案讲师。

图片

1928年,杭州“国立艺术院”建院留影,右一林风眠、右二王子云,后排左四潘天寿。

图片

杭州国立艺术院院友录(一)

图片

杭州国立艺术院院友录(二)

图片

杭州国立艺术院院友录(三)

1928年到上海美术展览馆举办“国立杭州艺术院赴日本美术展预展”

图片

1928年上海美术展览会上王子云与林风眠在展馆前

8月,王子云与林风眠、李朴园三人负责成立以校内教师为主的“艺术运动社”,成员有林文铮、吴法鼎、李超士、潘天寿、刘既漂、李金发、李朴园、蔡威廉、孙福照、李树化等,学生有艾青、彦涵等,院外社员有齐白石、李有行等。

图片

同年,王子云引荐徐州李可染、萧县王肇民、朱德群等多人到杭州“国立艺术院”上学。

图片

1930年,杭州国立艺术院在日本东京美术馆举行美术展览,右起:王子云,李树化、潘天寿、李凤白、林风眠。

1930年6月,以林风眠为团长,王子云、潘天寿、李树化等四人组成的“赴日美术展览团”,王子云为干事,赴日举办“国立杭州艺术院赴日美术展览会”。王子云的油画《杭州之雨》《江干》《钱塘江》等作品参展,其中《杭州之雨》被东京《美术》画报以彩版刊出,受到十余家报刊好评。

图片

1929年王子云创作的油画作品《杭州之雨》

图片

1930年6月28日西湖艺术院代表团抵日本东京车站林风眠前右二、王子云前右一于前来迎接的日本画家横三大观夫妇。

图片

1930年,西湖艺术院一行在日本画家斋藤教授家宴上,林风眠右二、王子云左一、潘天寿左三,所穿服装为主人设计。

图片

20世纪20年代王子云创作油画《江干》

图片

1928年王子云油画作品《钱塘江》

图片

1930年7月王子云在日本东京美术馆


我们对王子云于1930年到1937年,在法国留学的生活、学习、交往深入研究。发现他在法国求学和欧洲游历考察期间的收获,为他所著《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王子云在法国留学以杭州“国立艺术院”驻欧代表的身份得到资助,专门为“国立艺术院”购买石膏模型和图书资料,把欧洲最时新的艺术图书、画册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内,开阔了艺术院学子的国际视野。

王子云进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在巴黎看到雕塑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与人们日常生活十分密切。在城市环境中营造适宜人文表现的街景雕塑,并将宗教信仰转化为对生活潜移默化的熏陶。联想到自己国家的雕塑,尚未进入国人对此有意义的认知。他暗自立志,要把祖国传统文化中奇葩的雕塑艺术,在自己今后的宣教、实践过程中,甄别、提炼,创造出本国特有的雕塑形式和研究方向。

巴黎的美好风光,都在他的油画写生中。每到假日,就跑遍城市的四面八方,从广阔的公园到古老的小街僻巷,无不跃然在他的画幅中。

 他积极参加巴黎的“春季沙龙”(官方认可的主流展览会)、“秋季沙龙”、“冬季沙龙”、“独立沙龙”的展览会,得到法国美术报刊的专门介绍达30多次,及各种报道100多篇。尤其是被入选法国巴黎出版的《世界现代美术家辞典》的艺术家

王子云在欧洲游学七年间,从一个油画家到一个雕塑家,遍览欧洲美术遗存,对美术旅行考古产生了极大兴趣,在他积蓄的学养和能力转化为兴趣,无论怎样展开那一项都可以发挥出巨大能量。

四.留学法国、考察欧洲

图片

1932年王子云在法国巴黎

1930年12月2日,王子云以杭州“国立艺术院”驻欧代表的身份到法国留学。

图片

1930年,王子云赴法国留学前,杭州国立艺术院绘画系二年级举行送别会时留影(中坐者左起为王子云、林风眠和法籍教授罗西夫妇)。

搭乘法国“安得来朋”号海船前往法国巴黎。途经苏伊士运河,王子云到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埃及开罗参观了最著名的世界奇迹“埃及金字塔”、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港的灯塔等地参观。

图片

1930年12月王子云与埃及儿童在一起

1931年,王子云留法第一年,考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学习。

图片

1935年的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

在世界著名雕塑家朗多维斯基工作室学习雕塑。(先后在这所学校学习的有刘开渠、曾竹韶、王临乙、郑可、周轻鼎等中国留学生)。

图片

1931年,巴黎高级美术学校雕塑班师生合影,导师朗多维斯基(前左四)、王子云(前左二)

图片

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石膏素描教室

图片

1931年王子云在巴黎留学期间的画室中

这年王子云的油画作品《杭州之雨》《巴黎协和广场》,连续参加“春季沙龙”(是官方认可的主流展览会)、“秋季沙龙”、“冬季沙龙”、“独立沙龙”的展览会,受到多家报刊的关注和好评。

图片

1929年王子云创作的油画作品《杭州之雨》

图片

1932年王子云创作油画《巴黎协和广场》作品

图片

1931年王子云在法国巴黎沙龙展览会大厦前留影

1931年,王子云的雕塑处女作品《夜莺》,发表在法国巴黎美术学校专刊上。在1931年的《北洋画报》刊登此消息。

图片

旅法艺术家王子云像

图片

1931年王子云在法国巴黎的雕塑处女作品《夜莺》发表于巴黎

1932年,王子云考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校学习装饰艺术。住进巴黎第35区的“美术家工作室”,既是卧室,又是画室。结识了也住在这里的音乐家冼星海,由冼介绍去听音乐会。

图片

1931年王子云在法国的速写

图片

1931年王子云在法国的速写

图片

王子云水彩作品《穷人街》

图片

王子云《人像》速写(一)

图片

王子云《人像》速写

图片

王子云《人像》速写

图片

1934年子云在法国巴黎工作室中

1934年,王子云拿到“法国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校颁发的装饰雕塑专业毕业证书”和“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颁发的雕塑专业修业证书(该校规定无毕业证书)”两个专业文凭。

图片

1934年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专业证书

图片

1934年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专业企业证书

王子云的作品连续三年展出于法国各种“沙龙展览会”。

图片

王子云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写生(一)

图片

王子云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写生(二)

图片

王子云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写生(三)

图片

王子云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写生(四)

图片

1934年王子云在巴黎雕塑工作室

1935年,法国巴黎出版的《世界现代美术家辞典》王子云的个人肖像、生平简介、作品《杭州之雨》《巴黎协和广场》均被收录其中。该辞典收录的是从1905年—1934年全世界范围内的著名画家近2000人(有马奈、莫奈、毕加索、马蒂斯等),这是巴黎美术家的最高荣誉。同时他获得进入巴黎美术家俱乐部的资格。

图片

1935年巴黎版《世界现代艺术家辞典(法文)》收录介绍王子云的简介、《杭州之雨》《巴黎协和广场》作品和王子云肖像,此页有王子云亲笔签名。

1935年,王子云与曾竹韶两人被推举为赴英国艺术交流先遣人员,由王子云、曾竹韶、周轻鼎、滑田友、陈世文、常书鸿及夫人陈芝秀、李瑞年、张紫屿、吕霞光、吕夫人(法籍)、黄觉寺、郑揆一、王文元、凌常(女)、张贤苑(女)、唐蕴玉(女)、黄伯溶、王蘅藏(女)、刘家裕、袁明君(女)、饶澹华22人组成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赴英伦参观团”到英国,参观大英博物馆和在伦敦皇家艺术院举办的“中国古代艺术国际展览会”。

图片

1935年“中国留法艺术学会赴英伦参观团”在英国参观期间的合影(王子云左起第四人)

图片

1935年,王子云在英国伦敦博物馆门前。

图片

1935年王子云(右一)与旅欧艺术家在伦敦参观中国艺术展览会合影

图片

1935年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员合影(王子云后排第三人)

图片

1935年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员合影(王子云后排左一)

1936年初,王子云应当年“红叶画会”老友、时在剑桥大学留学的初大告之邀请,只身又一次赴英国伦敦,再次观摩“中国古代艺术国际展览会”,深入细致观看在国内难于见到的文物珍品,对祖国艺术遗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他以后从事美术考古产生很大影响。在伦敦期间,在初大告陪同下,参观了剑桥大学,大英博物馆。

图片

1936年王子云与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的画友初大告留影

图片

1936年王子云(左一)与旅欧同人留影

是年,王子云在法国巴黎与当年在北京孔德学校的部分教员聚会。

图片

王子云 (右三) 与原孔德学校的教员相聚巴黎

1936年,王子云在巴黎创作孙中山浮雕像作品。

图片

1936年,王子云在巴黎创作的孙中山浮雕像。

图片

1931年与法国雕塑家、王子云的导师朗多韦斯克在孙中山坐像模型小样前

1936年,3月王子云开启了他的欧陆之旅,游历了比利时、荷兰、德国、瑞士、意大利、希腊等国家。遍览考察当地美术馆、博物馆、欧洲城市建筑及雕塑,得到很大收获。对他的艺术思想、学术方向奠定了基础。王子云在德国旅行时接触到了以温克尔曼为代表的考古学派,受这个思想影响,他在庞贝旅行时脑海里掠过“艺术文物考古和美术创作关系”的问题。

图片

1936年王子云在德国旅行

图片

1936年王子云在瑞士日内瓦和平纪念碑前

图片

1936年王子云在比利时的雕像前

图片

1936年王子云旅游途中聚餐

图片

1936年王子云在法国尼斯海滨树林中作画

图片

1936年王子云在希腊旅行时在船上与厨师交谈

图片

1936年王子云在希腊帕特侬神庙前

1937年,王子云学业结束,考察也告一段落,准备回国。


我们对王子云1937年至1940年期间,从欧洲留学回国之后所经历的事件进行研究。发现王子云在短短三年多的工作、生活以及思想都因抗战而改变,甚至之后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王子云在欧洲留学、游历期间的收获和感受。看到祖国大量的文物流落异国他乡,使他面对这些精美文物即感到自豪,又有酸楚之意。暗下决心,要有民族文化责任的担当,并产生了保护、研究的兴趣。在回国之后,得朋友刘季洪和乌叔养的关照,先后在河南、山东等地进行文物艺术考察。不幸的是,途中“七七事变”爆发,王子云即告杭州国立艺术院,要求投身救国行列。院长林风眠欢迎并聘王子云为一级教授。此刻,与学校共赴国难。

战火很快就要烧到杭州,国立艺术院面临着向后方迁校的命运。王子云被学校指派为“先遣人员”,路经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寻找校址。国立艺术院的师生们一边向后方转移,一路宣传抗日,激发沿途民众抗日热情。学校在昆明安置好后,林风眠和王子云相继离开昆明,前后到达重庆。应政府招标,王子云为抗日战争无名英雄纪念碑设计模型。

随着战争的持续,王子云清醒的认识到,需要盘点后方西北地区的历史文物遗迹。遂向教育部建议,组织一个考察团。政府同意并任命王子云为“教育部文物艺术考察团”团长。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遇见了他人生事业的伴侣何正璜,何正璜的出现为王子云后来的生活、工作、事业的铸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陪伴他走过辉煌而澹泊的一生。

四、抗战烽火的坚守

1937年  王子云从法国巴黎回到祖国南京。建议南京政府参加“巴黎国际艺术博览会”。这时的南京政府被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緾绕,无瑕顾及此事。

图片

1935年王子云在法国巴黎

他先到河南洛阳,受到南京中央大学民众教育馆老上司刘季洪的接待,并介绍河南省教育厅厅长鲁荡平,安排参观了制作“唐三彩”的作坊和著名佛教圣地白马寺、嵩山等地。让他拍摄教育厅保存的大量艺术文物。适逢河南省遴选赴英学习水彩画公派留学生,鲁荡平邀他为主考老师,他慧眼相中李剑晨,日后此人成为中国水彩画大家。

图片

1937年王子云游览泰山

又南下济南,得到民众教育馆馆长,老朋友乌叔养陪同,游遍济南全城名胜古迹,及千佛山、泰山、青岛等地。他发现中岳嵩山以石阙佛雕称胜,而东岳泰山以摩崖刻书为雄。

图片

王子云任杭州“国立艺术院”教授时的名片

1937年7月8日凌晨,王子云与乌叔养在去青岛的火车上突然听到广播,日本侵华的“七七事变”发生,他毅然决定留在祖国,共赴国难,尽一个文化人的责任。即刻回到原校杭州“国立艺术院”(即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聘他为一级教授,月薪360大洋。

图片

1937年12月12日,国立杭州艺专江西贵溪分校校门前留影(左起王子云老师,学生卢善群、黄守堡、杨德炜、虞书堂、陈嘉珍、吴冠中、洪子才、刘古拔等)。

1938年   因战事迫急,随学校一路西迁,途中在湖南沅陵,“杭州艺专”与“北平艺专”合并。北平艺专校长赵太侔,教师有常书鸿、庞熏琹、王临乙、王曼硕、李有行等。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教师有王子云、潘天寿、雷圭元、李超士等。成立“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滕固继任校长。王子云为中专部主任,当时的学生有:董希文、李浴、毕晋吉、赵蕴修、姚继勋、张祖武、吴冠中、卢善群、柳维和、乌密风(女)、周绍森、王朝闻、朱培均、王炳照、雷震、赵无极、朱德群等。常书鸿为专科部主任。他俩同为迁校委员。学校一路前行,路过贵阳,直抵昆明。王子云、常书鸿为先遣人员,拜见云南省主席龙云,并提供校址安排在昆明市区的圆通寺。

图片

1938年,杭州国立艺术院抗敌宣传画队一队一组师生合影于长沙(后排左起第二为王子云老师、方干民老师、彦涵、徐永孝,中排右起为闵希文、吴冠中、吴季鑫、孙化兴,前排左起为虞书堂、王文绣、杨赟、卢善群、夏明、柳维和等) 。

1939年,离开昆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后,赶赴陪都重庆,通过投标,接受重庆市政府委托设计“抗日战争无名英雄纪念碑”。半年的时间,王子云拿出了图稿和模型,获得当局的通过,将备料兴工,却因日机狂轰滥炸而被迫停止。

是年,王子云完成孙中山立身雕像。

图片

1939年王子云雕塑的孙中山像

图片

1939年王子云应重庆市政府委托为抗日战争无名英雄塑造的纪念碑小样

1940年  王子云向民国政府教育部建议组织一个考察团。对西北地区考察,旨在抢救、保护大西北古丝绸之路上的文物遗迹。

图片

1940年10月王子云何正璜在重庆

是年秋 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王子云被任命为团长,团员有雷震、邹道临、卢善群、周思铭、戚承先、张仁均、姚继勋、陈典尧、梁启杰、马基光、郑祖良、李炳章,何正璜是其中唯一女性。

图片

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成立同仁合影,左起一何正璜、王子云、周思铭、邹道临、陈典尧、张仁均、戚承先、雷震、姚继勋。

从重庆前往成都整训一个月。本团设计有团徽和名片。

图片

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徽章

图片

1940年9月重庆筹备处时期印制的“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名片

1940年12月12日,王子云与何正璜在考察团临行之前,于成都举行结婚仪式,林风眠先生为证婚人,并在成都《中央日报》登出公告,同仁们发来贺电。这是王子云一生最值得纪念的,事业佳人两收获,自此开启王子云何正璜伉俪一生的学术生涯,比翼齐飞。

1940年12月27日  从成都出发,开赴陕西西安,由此开启了他们波澜壮阔的事业。

图片

1940年12月12日,王子云、何正璜结婚照。

图片


1940年到1945年期间,抗日战争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团长王子云率“教育部文物艺术考察团”在陕西、河南、甘肃、青海等地历史古迹的抢救性保护。王子云在成立考察团时就立主旨:“本团之使命在于调查采集各地之优越遗作及民俗资料,考证各时代之史迹及社会生活,籍以表彰我国古有之优美文化,俾以此增进民族意识,提高国际文化地位考察的”。他们采用当时较先进的测量设备,专业的研究知识,科学的判断态度,对西北地区的文物遗存,艺术珍品进行科学精确的考察。王子云有强烈的爱国意识,清醒的认识到,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刻不容缓,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1年元月初,考察团到达古都西安,在政府的支持下,先后对西安及周边的古迹进行寻访,当地的风土习俗、历史人文、生活状况等资料选取,做了收集、记录、整理。对陕西汉唐帝王陵墓,历代遗址、文物古迹进行深入考察。继之,陆续对甘肃、青海地区的人文历史,佛教文化和雕刻艺术进行了普查。还对祁连山地区的佛窟群,体系完整的喇嘛教拉卜楞寺院,进行专题研究。涉及到佛教、历史与文化的内容都相当丰富。

本团考察重点是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对历代壁画做了大量的拍摄、复制摹绘、记录整理工作。1942年发表《敦煌莫高窟现存佛窟概况之调查》,这是中国学者研究敦煌的第一篇论文。期间,致函教育部建议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列出具体计划,得到批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考察工作中,王子云与张大千还有一段颇有意思的交往。前面提到王子云是政府授权去敦煌考察的,而张大千是以个人名义去敦煌进行绘画学习。王子云与张大千的关系是友好的,虽然,两人在敦煌的目的不一样,也共同为继承和弘扬敦煌艺术做出了贡献。王子云和张大千二人先后在陪都重庆,举办“敦煌艺术展览”。相比较之下,王子云更符合当时爱国人士、学者的关注,这点在王子云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得以证实。

考察团在重庆举办成果展时,王子云与时任“关中古迹考察”西京筹委会委员长张继的接触,对关中地区文物古迹的考察成了他的又一重大项目。在他的支持下,对汉唐帝王陵墓考察非常顺利。

重新研究王子云先生在70多年前的文物艺术考察线路,是与丝绸之路重合的,是具有前瞻性的文化意识铺垫。他们的动力来源于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现实意义就在于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文化思考和文化共识,用艺术史讲好中国故事,建设与大国相匹配的国际文化地位。

五、抗战中的文化责任

1939年,日寇铁蹄践踏我中华大地,王子云向民国政府教育部建议,应组织一个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地区的文物古迹进行调查、整理、清点、保护等,得到批准。

图片

1942年在敦煌考察的王子云

1940年8月,民国政府“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在重庆成立。任命王子云为团长,率领历史、考古、美术诸方面专家十余人,团员有雷震、邹道临、卢善群、周思铭、戚承先、张仁均、姚继勋、陈典尧、梁启杰、何正璜是其中唯一女性。“考察团”在重庆做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并前往成都整训一个月。

图片

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成立同仁合影,左起一何正璜、王子云、周思铭、邹道临、陈典尧、张仁均、戚承先、雷震、姚继勋。

考察团主旨“本团之使命在于调查采集各地之优越遗作及民俗资料,考证各时代之史迹及社会生活,籍以表彰我国古有之优美文化,俾以此增进民族意识,提高国际文化地位考察的”。本团设计有团徽和名片。

图片

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徽章

图片

1940年9月重庆筹备处时期印制的“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名片

1940年12月,王子云率领的“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团”,从成都出发,前往陕西

1941年1月,“考察团”抵达西安。由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捷三接待,住在中国大酒店。即展开调查西安的名胜古迹,民俗风情,文物资料收集工作。

图片

1941年1月18日中央社报导考察团抵陕消息

1月31日,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接见“考察团”成员并合影留念。西安各大报均以大字标题刊出此消息。

图片

1941年,将鼎文主席接见“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全体团员。前排右起:姚继勋、邹导龙;后排右起:周思铭、雷震、王捷三、王子云、蒋鼎文、张仁钧、何正璜(女)。

是年“考察团”运用摄影、临摹、制模、复制、拓印、测绘、记录、整理、收集等方法,对陕西关中汉代陵墓现存调查,其中在咸阳原上共九座,西安东南郊白鹿原灞陵和杜陵二座都是汉代帝王陵墓共11座。王子云发现汉武帝时代名将霍去病墓的石雕刻的巨大艺术价值,他评价:这是一批万古不朽的,具有现实主义的伟大杰作。复制霍去病墓石雕刻并撰写发表《茂陵霍墓之汉代石刻》论文。

图片

1941年王子云、何正璜夫妇考察西安南郊兴教寺,在唐三藏塔前留影。

图片

1941年何正璜与王子云骑驴在咸阳塬上踏察

图片

1941年,王子云、何正璜在周文王陵。

图片

1941年王子云绘《小雁塔》

图片

1941年王子云绘《长安竹笆市上之元宵节》

同年又赴河南洛阳考察龙门、巩县等地的石窟和其它文物古迹。

图片

1941年王子云绘《洛阳龙门石窟全景图》右

图片

1942年王子云绘《送军粮途中的宿营地》

图片

1942年王子云绘《抗战中大后方人民之贡献》

图片

1942年王子云作品《民间的力量》

1941年3月考察团到达甘肃省府兰州,先后拜见了教育厅厅长,由他介绍会见了省主席谷正伦,谷主席设宴招待考察团全体成员。省府秘书长王艺圃喜爱美术,考察团很快打开工作局面。又经谷主席介绍到西宁,得到青海省教育厅接待安排。

图片

1942年王子云水彩速写兰州西门外《兰州渥桥》

赴西宁藏教中心塔尔寺考察,它是一座有名的喇嘛教寺院。

图片

1942年,王子云、何正璜与青海塔尔寺小活佛。

1941年秋,王子云率领的考察团到达敦煌莫高窟,对千佛洞佛教艺术及各石窟保存现状进行了统计,通过测量、摄影、摹绘、拓印、文字记录等多种手段收集有关资料。王子云绘制《敦煌莫高窟全景图》作品由甘青监察使高一涵题字。

图片

图片

1942年王子云绘《敦煌莫高窟石窟全景图》左右图

图片

1942年何正璜临摹《敦煌莫高窟菩萨像》(1)

王子云在《中外美术考古游记》著作中这样记述:“我从1941年到1943年经常来往于兰州敦煌之间,考察团断续在敦煌千佛洞住了两年半时间。

图片

1941年王子云、何正璜、姚继勋留影于西行路上。

图片

1941年,王子云乘骡车赴敦煌考察途中(1)

考察成果有:致函教育部:建议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并列出具体计划。绘制各种壁画94幅;速写30幅;拓片5份;拍摄照片120幅;收集残经碎片约50片;敦煌莫高窟全景写生图卷1幅;敦煌莫高窟现存佛窟概况之调查报告1册。《敦煌莫高窟现在佛窟概况之调查》,于1942年表在重庆出版的《说文月刊》上。此文是我国学者在实地考察后写出的第一篇研究论文。

图片

1941年王子云拍摄的敦煌莫高窟唐壁画《张仪潮出行图》(1)

图片

1941年考察团临摹的敦煌北魏佛木生壁画

图片

1941年何正璜临摹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图

图片

1942年王子云绘《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图片

1942年绘王子云绘《出塞》嘉玉关天下雄关

1942年,王子云率考察团对兰州进行全面考察后。进入甘肃河西走廊上的古代丝绸之路祁连山地区,对酒泉的文殊山,张掖的马蹄寺、金塔寺,武威天梯山等佛窟群也做了深入考察。

图片

图片

1942年王子云绘《焉支祁连山合图》左右图

图片

1942年王子云绘《祁连焉支雪峰之一段》

图片

1942年王子云绘《张掖郊外蒙族妇女》

图片

1942年王子云作品《金张掖 》

图片

1942年王子云绘《山丹街景之一水渠牛》

1942年10月,考察拉不楞寺院结构布局,为全寺是两层楼的石建筑,辉煌壮观。王子云给拉不楞寺拍摄了全景照片,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特别是王子云夫妇以团长名誉,应邀参加夏河地区大牧主黄正清的儿子,拉卜楞寺嘉木祥活佛的侄儿与邻近的蒙族大牧主的女儿结成“藏蒙两族大联姻婚“大典。王子云为活佛嘉木祥画像,为新婚夫妇画像。增进民族团结。

图片

1942年王子云摄《拉卜楞寺全景》

图片

1943年王子云绘《蒙藏联姻》

图片

1942年王子云绘《四保长》

图片

1942年王子云绘《哈萨克男女儿童肖像》

图片

1942年王子云绘《汉蒙回藏族骑手》

我们对王子云先生1945年至1972年的岁月追踪,这段时间内,因为社会环境和工作多变,导致王子云人生命运的起伏转折。然而,他经历了现实考验,成就了多项业绩。

王子云率领的教育部文物艺术考察团工作结束后,并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今天的西北大学)。任历史系教授,并创建该校的文物研究室任主任。开始人生第一个著作高峰期。这个期间的工作生活是充实的。

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一项重要工作,对全国名胜古迹及文物艺术品进行摸底。他先后去了甘肃麦积山石窟,新疆库车千佛洞、高昌、交河故城等地考察。

西安美术学院由王子云设立美术史论专业。为了教材的体系完整,他专选河南、山西、山东等地进行资料收集,编写了《中国美术史教材》。1956年他进入第二个著作高峰期。

不幸的是由于王子云被打成“右派”。文革期间又关进“牛棚”。凡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手稿尽数散失、焚毁。给王子云之后的著述造成巨大困难,也给其它的研究者带来很大资料性空缺。此时,王子云经历了人生最难熬的一段过程。但是,他那立志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存,著书立说的爱国赤子之心,仍怀一线希望,这也是他坚持到最后的精神支撑。

六、从此在陕西的教育生涯

1945年,王子云率领的“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历时五年,行程近十万里。完成了考察西北古代文化胜迹以及各类艺术品的工作,搜集到大量珍贵文物遗迹资料。还撰写了各类调查报告及专题研究文章等文字资料百余万字。

图片

1945年,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考察成果图册十辑

考察团工作结束后,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并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今天的西北大学)。王子云经西北联合大学文学院院长萧一山介绍到该校历史系,时任历史系主任是黄文弼。

图片

1945年王子云在西北大学创建文物研究室

1946年,王子云开始人生第一个著作高峰期。相继完成了《秦汉瓦当艺术》《汉代陵墓图考》《中国历代应用艺术图纲》《唐十八陵踏查记》等的编写工作,继而收集整理出《中国线刻艺术》《画砖》《碑的艺术》《伊阙龙门》等书稿的资料。

1948年,王子云应成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黄怀英邀请,赴成都任油画系教授兼授外国美术史。

图片

1951年王子云、何正璜夫妇在成都艺专任教所住小西天寓所。

1950年  王子云接受西南军区文化部的任务,塑制解放军解放临汾的地道攻城模型,送北京参加军事胜利展览。并获得军区慰问信和40万元现金奖励。

图片

1950年王子云在成都塑解放川西无名英雄像

紧接着王子云为川西军,名山县无名英雄纪念堂,塑无名英雄立像一座。再次受到奖励。在此期间,王子云考察了雅安汉高颐阙及附近几座东汉墓石棺石兽雕刻。

1951年,王子云为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塑制革命圣地延安模型,还有写生画20余幅,油画四幅。其中绘制毛泽东、期大林两件大幅油画像,时在西北历史博物馆。

图片

1951年,王子云画毛泽东、期大林两幅油画像。

1952年,王子云由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马亚介绍到“西安美术专科学校”,任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前身)。

1953年,王子云将家藏珍贵文物251件全部无偿捐献给了陕西省博物馆。他专程重点考察了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1953年,王子云参加西北文化部组织的赴新疆文物古迹考察。参加人员有王子云(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武伯纶(陕西省博物馆馆长)、常书鸿(甘肃敦煌研究所所长)、刘士莪(西北大学教授)、范文藻(陕西省博物馆专家)等,集中了西北大区的学术权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赛福鼎接见了考察组全体成员。历时半年,新疆伊利的昭苏县小红海石人雕像,库车千佛洞及库木图拉千佛洞,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喀什、和田、高昌、交河古城等地的石窟群和文物遗存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图绘了大量具有文献价值的写生作品及摄影资料。

图片

1953年王子云考察新疆时在哈萨克牧民毡房前

图片

图片

1953年王子云绘《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全景图》左右图

图片

1953年王子云与专家组考察新疆昭苏小红海石人雕像

图片

1954年王子云在西安美术专科学校任教期间于樊川桃树下留影

1955年,王子云为搜集美术教材资料,专程到河南龙门、白马寺,安阳灵泉寺,渑池鸿庆寺,南阳汉画像石馆,巩县石窟寺、宋陵、登封中岳名胜。河北响堂山、正定龙兴寺及其它古迹。山西云冈、太原天龙山、山东济南千佛山,历城千佛崖,益都云门山、驼山石窟,长清灵岩寺等地搜集第一手资料。然后又对陕西绥德汉墓画像石雕刻及陕北北部各县宋代雕刻等地考察。

图片

1955年王子云与西安美院同仁考察乾陵

1956年  王子云进入第二个著作高峰期,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唐代雕刻选集》。连续完成《中国雕塑艺术史》《中国美术史教材》《中国古代画论》的编写工作,并着手写作《中国美术简史》。此时他从美术创作到学术研究的转型。

图片

王子云伏案写作

1957年,王子云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填表上报后,因被打成“右派”取消资格。完成著作《中国美术简史》出版,随之也被取消。

图片

王子云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石刻艺术室留影

1958年,王子云所著《中国古代石刻画选集》由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出版

图片

王子云何正璜夫妇在北京天安门留影

图片

王子云在南京南朝石雕天䘵前留影

1960年,王子云摘掉“右派”帽子,但仍未恢复政治待遇。

1964年,王子云被派往陕北洛川搞“四清”运动。

1965年,王子云与部分教师在户县农村参加社教、洛川县社教。

图片

王子云、何正璜与儿子王蒙合影。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王子云被召回学校,关入“牛棚”,剥夺工作权力。所存文字资料,著作手稿,字画及法国带回的油画十多幅被付之一炬。教学文稿等资料尽数散失、焚毁。

1972年,“文革”中,一直未开设美术史课。是年,暑假后,应校方要求,重开美术史讲座。


王子云先生在1973年至1990年这17年中,他辛勤笔耕,出版有40余万字和700多幅图片的《中国雕塑艺术史》,这部著作填补了我国雕塑史上的空白,荣获中国图书荣誉奖,陕西省政府“老有所为精英奖”等。出版60万字和657幅图片的《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开创美术考古学派的先河。还有《中国古代雕塑百图》等多部著作。

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朝闻来信说:“龙年已到,您的九十大寿来临,祝愿你精力更加饱满,生龙活虎般实现你的工作目标,让人们从你对学术的钻劲中,学到如何创造自己的借鉴”!著名诗人艾青满怀激情的说: “老师奋斗一生,成绩卓著・・・,老师九十高龄,尚孜孜不倦著书,十分敬佩”。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李松涛高度评价王子云先生的艺术生涯:“子云先生早年身赴海外,寻求艺术真理,归国后从事艺术教育,亲手培养了几代英才,在雕塑、油画、美术史研究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直到晚年仍然努力不懈,写下了中国雕塑史巨著,他以自己的人品学问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留下发光的一页”。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少丰先生在唁文中表达对王子云先生人格魅力的崇敬:“虽然先生和我们永别了,但他的著作,他的卓越经历,以至闪耀着光辉的一言一行,都将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鼓舞、鞭策的力量,永远有助于后人,发挥其不可估量的精神作用!伟大的生命虽死犹生,永不熄灭”!

是啊!人们遥望着一个不为名利、纯净的灵魂氤氲在他的理想世界里。

六、抢救时光 著书立说

1973年,王子云向陕西省革委会文化局申请,到全国各地考察历史遗迹,得到批准。他对四川、广西、安徽、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天津、广东、河北、山东、山西、辽宁、江西等地的石窟、陵墓、寺庙等各类古代艺术遗迹进行踏查。这是他以76岁高龄,历时13个月,在全国范围内又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实地考察,为他的写作收集到第一手资料。盘点并记录了文革之后的历史遗存。

图片

1973年,王子云赴四川考察,老友郑鸣玉在成都汽车站迎接。

图片

1973年王子云赴广州考察时在镇海楼前与广州美院教授王肇民合影

1974年,王子云在考察途中,学校在未征求本人意见的情况下,单方面为其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他并没有停止考察,而是继续前行。九月完成考察,返回西安。

图片

1974年王子云在杭州西子湖畔

图片

1974年王子云考察考察途中与学生、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朱培钧夫妇留影

图片

1974年初王子云乘驼车赴辽宁义县考察石窟

图片

1974年王子云最后一次出外考察在八达岭长城

1975年,王子云为陕西省博物馆(现西安碑林博物馆)充实《石刻艺术馆》的雕刻作品,再赴陕北筛选东汉画像石。

1976年,王子云经过几次资料搜集,又埋头写作,进入第三次写作高峰期。重写《中国雕塑艺术史》,着手写《中外美术考古游记》《中国古代雕塑百图》等著作。并计划编写《世界美术简史》《欧洲名画选集》《欧洲雕塑史》《古埃及·美索不达维亚雕塑选》《世界著名雕塑作品选》以及整理出版以前业已完成的《中国历代应用艺术图纲》《汉代陵墓图考》《中国美术简史》等。为新中国四十周年庆典献一份大礼,可惜天不假时,未能全部如愿。

图片

20世纪80年代王子云于斗室中伏案著述

图片

王子云先生出版的部分著作

1976年,王子云八十岁寿辰,艺术家们纷纷从全国各地寄来作品或致信为他贺寿,其中有石鲁、何海霞、郑乃光、孙琪峰、王子武、孙振廷等都作画祝贺。

图片

著名画家石鲁为王子云作画《盗得仙桃敬寿人》,祝子云大家八十高旬而奉。

图片

著名画家王子武祝老师王子云八十大寿作画《云翁我师 》

1979年,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右派错案得以彻底平反改正,由此恢复了他正常身份。

1980年,王子云当选为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出席全国第四届文代会。还当选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王子云著《中国古代雕塑百图》。

图片

1980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雕塑百图》

图片

1982年王子云何正璜夫妇在西安碑林寓所接待来访的法国友人合影

1983年,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联合西安美术学院为其举办“王子云从事美术活动六十六周年庆祝大会”,省市党政领导、文化部门及美术界同仁数百人参加。在陕西省第二届文代会上当选省文联顾问。

1984年,王子云当选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被邀聘为陕西国画院、陕西雕塑院顾问。

图片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主编、著名画家孙振廷为王子云作画《我的老师王子云》

图片

图片

王子云从事美术活动六十六周年庆祝会祝辞

1985年,参加在济南召开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王子云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其中有刘海粟、王子云、朱屺蟾等)。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王子云著《陕西古代石雕刻》。

图片

1985年出版《陕西古代石雕刻》

图片

1985年冬季,王子云为避寒借住于广州美院陈少丰教授家中。

1986年,王子云以89岁高龄,西安美术学院邀聘他任该校中国美术史硕士研究生导师。

图片

1986年冬王子云在广州花市上

1987年,王子云九十大寿,他的学生和学者王朝闻、华君武、艾青、段文杰、李浴、闫文儒、王肇民、吴冠中、陈少丰、朱培钧、陈启南、王崇人、修军、邹宗绪、刘文西、王西京等发贺信诗词,祝王子云先生健康长寿!

图片

王子云的学生中国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吴冠中贺寿题辞

图片

王子云的学生、中国著名水彩画大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王肇民贺寿题词

是年,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西安美术学院联合举办“世纪履痕——王子云教授从事艺术教育七十年“纪念活动,时王子云作品展及研讨会。

图片

“世纪履痕——王子云教授从事艺术教育七十年“纪念活动祝词

图片

“世纪履痕——王子云教授从事艺术教育七十年“纪念活动祝词

图片

“世纪履痕——王子云教授从事艺术教育七十年“纪念活动祝词名家题辞

图片

1987年,王子云、何正璜在西安翠华路寓所。

1988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王子云著《中国雕塑艺术史》,填补了我国雕塑史上的空白。荣获中国图书荣誉奖,获陕西省政府“老有所为精英奖”。

图片

1988年出版《中国雕塑艺术史》

1989年,王子云继续编写《欧洲雕塑艺术史》《古埃及·美索不达维亚雕塑选》。《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的手稿已完成,等待出版。

图片

1989年 王蒙在陕西美术馆举办“阿蒙书法艺术首展”父母王子云、何正璜欣祝儿子艺术进步,出席当天的展览,并为此题字。

1990年8月16日王子云带着他未竟的事业在书案前溘然长逝,享年94岁。

王子云的夫人、学术伴侣何正璜先生在其怀念文章中写到:“王子云去了,他是托钵艺海的一个苦行僧。七十年的美术生涯,几多风雨,几多坎坷,几多辛酸啊。他终于带着满钵的泪和汗,离开了不自量力地拼搏了终身的人间。他望着刚出版的《中国雕塑艺术史》,思念着即将出版的《中外美术考古游记》,半途掷笔的《欧洲雕塑史》能说什么呢?若在‘文革’前能有点工作条件,能在’文革’中手稿不被烧掉,能在‘文革’后有个助手,帮着检索资料,抄抄写写,帮他抢回失去的时间,本来是可以写完最后的《欧洲雕塑史》的。但是一个中国真正肯投入全部精力做学问的知识分子,奉献也是奢望!”这是夫人何正璜对王子云先生的人生境遇评述。饱含着爱怜与惋惜、相伴与成功、敬佩与无奈・・・・・・

王子云先生仙逝后,他的学生、学者有王朝闻、刘开渠、艾青、段文杰、陈少丰、王玉池、温昌绪、李松涛、陈哲、陈耀华、李梓盛、方济众、修军、张辛民、杨力舟等发来悼念文章以表缅怀。

图片

王子云与学生王朝闻,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的来往书信。

图片

王子云的学生刘开渠中国著名雕塑家题辞缅怀

图片

王子云的学生中国著名诗人艾青题词

王子云先生有着丰富多彩传奇的人生。他是中国近现代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之一,是一位从艺术跨越到学界,著作等身的学者,其成就是不可估量的。他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艺术链接到教育、美术考古、史论和雕塑,做出了百年计的特殊贡献。纵观王子云是从文化自觉进而为文化自信,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的第一线,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足迹丈量历史。以多角度、多纬度透视,罗列并记述民族文化太多的辉煌。直至耄耋之年,仍然笔耕不辍,终有硕获,可谓壮哉!


我们对王子云先生在去世后的1990年至2019年期间开展的各项活动做一发表展示。王子云悠长的生命,是不断跋涉的一生,是攀登进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荣辱与共的一生,是孜孜不倦著书立说的一生,是丰富多彩传奇的一生。谱写了他光辉的人生。

虽逢人生坎坷,但不趋自艳。用生命丈量曾经的历史遗迹,完成了一个特殊时期的文化使命,在丝绸之路上书写了史诗般壮举。以若干个第一“纪录”,刷新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史实。今天我们缅怀王子云先生,继承他的遗志,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体现党中央提出文化强国的一系列政策。让我们继承前辈的文化精神,薪火相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不断进取的努力。

王子云去世近30年里,全国有很多的专业单位、专业学科、专业学者都在研究他。为延续文化的脉络,已然形成研究王子云热,这给我们打开对前贤的回顾和梳理,对当今提供示范人物的事迹进行深入了解,以及对后世文化精神体系的传承发扬光大。

王子云的学术研究成果受到各方重视,由国家出版基金,国家艺术基金,中央电视台,高等美术学院,全国部分美术馆、博物馆,陕西文史馆,国家及陕西美术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等,做大量的出版、电视专题展播、专题文献展、专题研讨,挖掘整理王子云的系列学科工作。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自2017年成立至今,也做了另辟蹊径的工作,组织多方位、多人次、多内容、多线路的寻迹考察之路,搜集到了现实版的文史资料。

王子云先生是我国新美术运动先驱之一,中国美术考古学派奠基人、中国美术史论开创者、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家。他学贯中西、洋为中用、著作等身、见解超群,是中国近现代文化研究最具贡献者。他的爱国情怀、文化精神、学术思想、学科建树、艺术高度,是学界的一代文化大师。

六、文化在传承者闪光

1991年,王子云夫人何正璜将王子云1942年绘制的“敦煌莫高窟全景图”捐献给敦煌研究院,段文杰院长表示:这幅“莫高窟全景图”出于王先生之手,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我们将作为敦煌研究院的院宝珍藏。

图片

敦煌博物院院长段文杰先生给王子云夫人何正璜来信

1992年,王子云遗著《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荣获国家图书大奖。并获1992年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1993年荣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

图片

《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

1997年,陕西省美协、西安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纪念王子云先生100年诞辰美术活动图片展、塑像揭幕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并印制纪念册《世纪履痕》。

图片

1997年西安美术学院出品《世纪履痕》图集

图片

1997年参加纪念王子云先生100周年诞辰展览会有,陕西省委副书记蔡竹林、西安电影制片厂延艺云、北京影视制片人杨静、西安市书协副主席王蒙。

图片

王子云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请柬

2005年,广东美术馆举办“抗战中的文化责任━━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60周年纪念展”暨学术研讨会,展期三个月。香港著名企业家出资友情赞助,由岳麓书社再版《中国雕塑艺术史》《从长安到雅典━━美术考古游记》。《王子云西北写生选》。李廷华著《王子云评传》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片

2005年出版《王子云西北写生选》

2006年,“抗战中的文化责任━━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60周年纪念展暨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美术博物馆展出。展期一个月。

图片

2006年,抗战中的文化责任——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展览开幕式,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王蒙、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参加并合影留念。

图片

2006年抗战中的文化责任展览开幕式上,左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王蒙、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右陕西美术博物馆馆长李杰民亲切交谈。

图片

2006年陕西王子云艺术研究院院长王蒙夫妇及女儿王悦一明合影留念

2007年,西安国画院在西安东方宾馆举办“王子云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王子云两部遗著《汉代陵墓图考》《中国历代应用艺术图纲》。

图片

《汉代陵墓图考》《中国历代应用艺术图纲》

2009年,西安美术学院设立“王子云艺术奖”。同时毕业生冯昌泰获该金奖的是“王子云半身塑像”。此后在全国美术院校陆续设立了“王子云艺术奖”。

图片

2009年王蒙参加典礼

2010年,王子云的《中国雕塑艺术史》著作,由中国出版总属推介到国际上进行文化交流。陕西省政府重点文化工程,由王子云文化传承人王蒙主编长安学丛书——《王子云卷》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

图片

王蒙先生主编《长安学丛书——王子云卷、何正璜卷》

图片

《长安学丛书——王子云卷、何正璜卷》

201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十集大型纪录片——敦煌》其中第九集《敦煌的召唤》讲述的是王子云在上世纪40年代,对敦煌的考察、研究、保护及贡献。

图片

201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十集大型纪录片——敦煌》

2012年,由陕西省文联、陕西省美协主办,王蒙文化会所承办“文化在传承中闪光——纪念王子云先生诞辰115周年暨后辈书画展”。

图片

王蒙在文化在传承中闪光——纪念王子云先生诞辰115周年暨后辈书画展上致辞

2013年王子云的文化传承人王蒙出席在西安美术学院举行“首届科研创作阶段性成果奖——王子云荣获特别贡献奖”。

2014年,西安美术学院校园名人王子云、赵望云、石鲁雕塑落成举行揭幕仪式,王子云先生的著作等身的石雕像树立的校园,供后学瞻仰。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何正璜卷》,《王子云卷》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再版。

图片

西安美术学院名人雕塑王子云先生雕像

图片

陕西王子云艺术研究院同仁与家乡安徽萧县编志办学者,在西安美术学院王子云先生雕像前合影留念。


我们对王子云先生在去世后的1990年至2019年期间开展的各项活动做一发表展示。王子云悠长的生命,是不断跋涉的一生,是攀登进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荣辱与共的一生,是孜孜不倦著书立说的一生,是丰富多彩传奇的一生。谱写了他光辉的人生。

虽逢人生坎坷,但不趋自艳。用生命丈量曾经的历史遗迹,完成了一个特殊时期的文化使命,在丝绸之路上书写了史诗般壮举。以若干个第一“纪录”,刷新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史实。今天我们缅怀王子云先生,继承他的遗志,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体现党中央提出文化强国的一系列政策。让我们继承前辈的文化精神,薪火相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不断进取的努力。


图片

艺术泰斗王子云世纪履痕图


王子云去世近30年里,全国有很多的专业单位、专业学科、专业学者都在研究他。为延续文化的脉络,已然形成研究王子云热,这给我们打开对前贤的回顾和梳理,对当今提供示范人物的事迹进行深入了解,以及对后世文化精神体系的传承发扬光大。

王子云的学术研究成果受到各方重视,由国家出版基金,国家艺术基金,中央电视台,高等美术学院,全国部分美术馆、博物馆,陕西文史馆,国家及陕西美术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等,做大量的出版、电视专题展播、专题文献展、专题研讨,挖掘整理王子云的系列学科工作。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自2017年成立至今,也做了另辟蹊径的工作,组织多方位、多人次、多内容、多线路的寻迹考察之路,搜集到了现实版的文史资料。

王子云先生是我国新美术运动先驱之一,中国美术考古学派奠基人、中国美术史论开创者、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家。他学贯中西、洋为中用、著作等身、见解超群,是中国近现代文化研究最具贡献者。他的爱国情怀、文化精神、学术思想、学科建树、艺术高度,是学界的一代文化大师。

六、文化在传承者闪光

2015年,由徐州市委市政府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三星辉映——王子云、李可染、朱德群的艺术辉煌汉风墨韵·彭城画派西安展(全国巡回展)”,展期一个月。

图片

“三星辉映——王子云、李可染、朱德群的艺术辉煌汉风墨韵·彭城画派西安展

图片

展览邀请的外国友人参加开幕式并观览

2016年7月王蒙率西安艺术家赴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参观学习交流。

图片

2016年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王子云、何正璜书籍捐赠仪式

2016年,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云开华藏——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王子云作品及文献展”隆重开幕。专题学术研讨会,立体、系统的呈现20世纪美术巨人王子云的风采。展期一个月。

图片

“云开华藏——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王子云作品及文献展”现场

图片

“云开华藏——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王子云作品及文献展”开幕式嘉宾合影。王子云展专家左起刘天琪、李公明、李青、张渝、罗宏才、王蒙、李松、某人、程征、应一平、蔡昌林、罗宁、某人2 、徐伟合影(图片转自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2017年,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故人归来 云开华藏・美术大家王子云作品及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交相辉映,向杭州观众呈现该展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学术追求。

2017年,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主办,在西北大学举行“王子云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大型学术论坛,同时研究院成立揭牌。并编辑了《丈量历史的足迹——纪念一代文化大师王子云先生诞辰120周年》文集。

图片

纪念一代文化大师王子云先生诞辰120周年暨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成立留影

图片

王子云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现场

图片

王子云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大型学术论坛现场

2017年,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组团赴重庆出席“云开华藏——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王子云作品及文献展。王蒙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并赠送王子云、何正璜两位先生的著作,作为重庆美术馆收藏。

图片

“云开华藏——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王子云作品及文献展”重庆展开幕式嘉宾合影

图片

2017年11月王蒙在重庆举办的“云开华藏王子云作品及文献展览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8年,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开展“重走王子云率领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南线)”文化之旅采风活动,缅怀王子云先生的文化贡献。

图片

考察团成员在西北联大旧址合影

图片

考察团成员在古汉台门前合影

图片

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重走王子云率领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南线)”文化之旅采风活动合影。

图片

文化之旅采风团成员与千佛崖博物馆同仁合影留念

2018年,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赴北京中国美术馆,参观“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展览”。这是王子云先生最早供职的学校,前身是杭州“国立艺术院”,其中展示了王子云在校期间创建的业绩。并用重份量,多角度组合的雕塑群,表现了王子云率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那一代学人在“抗战中所尽到的文化责任”,为保护国家历史遗迹所作出的壮举。

图片

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赴北京中国美术馆,参观“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展览”时合影。

图片

雕塑作品特别介绍王子云率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抗战中的文化责任》

图片

雕塑作品特别突出王子云率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抗战中的文化责任》图片人物介绍

2018年,王子云家乡安徽萧县县委宣传部组织艺术家、作家、记者开展“致敬王子云・写生新时代——重走大师西北艺术研修之路”活动,从西安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启动出发,追随大师艺术足迹,追思王子云学术精神、开阔萧籍艺术家的思想眼界,提升萧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美誉度。

图片

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为萧县艺术家启程。此帧照片在西北大学王子云、何正璜曾经的寓所前合影。

图片

“致敬王子云・写生新时代——重走大师西北艺术研修之路”活动留影。

2019年1月,由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书法家协会、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主办,在西安圣普美术馆举办“世纪履痕——文化大师王子云生平纪念展”、“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首届艺术展”暨学术报告会,由罗宏才教授宣讲“深层解读王子云”。

图片

2019年1月12日,文化大师王子云生平纪念展暨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首届艺术展,在西安大明宫圣普美术馆隆重开幕!

图片

嘉宾向王子云先生致敬

图片

王子云生平纪念展一角

图片

2019年3月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王蒙院长与口述天下/家史馆APP项目“王子云--线上史馆”合作完成

2019年7月18日至22日安徽省萧县县委邀请,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王蒙、路松、王蔷、任之恭、商子秦、马晓安、王锐一行赴萧县调研“王子云故居”修缮工作,与县委副书记李芳茹、宣传部丁勤华等交流,王蒙等各位专家向家乡领导,深入讲解了王子云先生的事迹,王子云的历史定位,把“王子云故居”修缮工作做好。

图片

王子云艺术研究院专家与萧县县委领导及大屯镇领导在王子云故居合影

图片

王子云艺术研究院与萧县县委且政府领导座谈全景

2019年7月,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三秦出版社举办了《王子云丝绸之路艺术考古遗著》新书首发式,执行主编王蒙签名售书,专家学者与读者的分享读书会,此项活动将书博会推向了高潮。

图片

《王子云丝绸之路艺术考古遗著》的首发式现场领导、专家学者赵荣、王蒙、商子秦、蔡昌林、支旭仲、赵建黎、李郁、李青、陈爱美、张森等三秦出版社,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的读者合影留念。

图片

《王子云丝绸之路艺术考古遗著》首发式现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