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从来就不高尚,何必以高尚待之!无论用什么路数,少花时间精力拿高分,这就是应试最大的正义,毕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有的只是、也只能是阳谋。就高考作文而言,我们或早或晚、或多或少都会面临一个悖论:如何练得不用太多还写得又快又好?换言之,也就是高分速成、满分速成的问题。这确是困扰高中语文教学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解。”
近日,深圳教育作家张博推出了他的第四本书《好作文是背出来的》。该书是其“好作文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聚焦“高考议论文的母题逻辑与高分速成”,分享了作者在教学与写作实践中沉淀出的智能化应试写作系统,即“用母题逻辑缩小范围”“用模型化思维提升效率”“有预谋地‘作秀’实现高级”的三位一体。
《好作文是背出来的》
张博 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24年12月
在同类读物中,该书有四大独特之处:一是运用底层逻辑与顶层思维,以母题为抓手对高考作文题化繁为简,极大地减轻了学生备考的时间成本;二是针对每一“母题”,各遴选20余个有代表性的高考真题、模拟题撰写高水准的“下水示例”,避免了写作指导的空对空;三是在每篇下水示例后,附有关于某特殊写作诀窍的分享或对作文话题本身的思考,助力学子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写作技艺、提升格局站位;四是在附录部分精心编辑了高性价比的语料素材,细致到句子层面追求哲理内核、文采形式、正义目标的融通,为广大学子拓展知识视野、提升思辨能力提供了空间和路径参考。
在此之前,关于高考作文,张博已经出版了两部专著,一本是《作文的解放:高考作文的全息透视与实践导引》,侧重于从理论上对高考作文的全息解码;另一本是《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议论文写作的问题洞察与升格打磨》,关注的是写作灵气的激发和语言表达的锤炼。这本新出炉的《好作文是背出来的》则在优质“语料”上下足了功夫,与前面两本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张博认为,对于绝大多数高考考生来讲,写满800字其实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写出更值分的800字。这个问题的实质不是语料的有无问题,而是语料的品质问题,也就是本书要着力攻克的症结性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跃力指出,“改”是思维与表达的提升,“背”是素材和内容的积累,二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张博在《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之后,推出《好作文是背出来的》,把捉住了高考作文高分的精髓,考生若能一边背诵范文,一边揣摩下水心得,高考作文高分指日可待。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汤拥华表示,“适合此种学习的学生,假以时日,一定会有触类旁通、从心所欲的欣喜;而不太适合此种学习的人,也能从张博的分析中,感受到他对写作和教学的激情,那是一个人在做与自己的才华、性情相称的工作时,汩汩不绝的灵感与快乐。”
江苏省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心理教师聂安珊则认为,张博在与应试的务实和解中一直保持着真诚而高瞻远瞩的清醒,那就是帮助广大学子用最少的时间解除应试的后顾之忧,然后在更宽阔的视野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本书所承载的不仅是高分速成的应试经,更是以理立德的思政课、以文启智的练兵场、以情化结的舒心阁。
融明语文学子梁昊铭认为,高考作文不止是“一场有预谋的作秀”,更是一场思维系统的重塑。无论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还是“背”出来的,张博老师在写作上的每一次深度探寻都是基于应试写作的底层逻辑与顶层思维在为广大学子松绑减负,而且他让高分速成与素养蝶变实现了如此高级且有趣的统一。
该书有著名学者、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师殷国明,青年思想者吴梦泽作序推荐。
张博
1987年生,四川平昌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文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结业。曾在学校、公益组织、新闻媒体、政府机关从事文字相关工作,现专业从事全语境写作研究,著有《作文的解放:高考作文的全息透视与实践导引》(2021)、《作文的顿悟:中考作文的灵气邂逅与应试“预谋”》(2022)、《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议论文写作的问题洞察与升格打磨》(2023)、《好作文是背出来的:高考议论文的母题逻辑与高分速成》(2024)等。